在激烈競爭的旅游市場中,酒店為了競爭的需要,經常采取降價的策略,大打價格戰。如果酒店的成本水平較低,產品價格就可以定得較低;如果成本水平較高,其產品價格必然較高,如果酒店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低價競爭,就會處于危險的境地。各星級酒店為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,過分強調成本問題,酒店往往不知不覺地陷入成本費用控制的誤區和怪圈之中。
損害顧客合法利益
在現實經營過程中,有一些酒店尤其是規模小、檔次較低的酒店選擇了舍本逐末的做法。 它們隨意取消服務項目甚至減少客房用品的標準醒配量,采購原材料時以次充好或者在食品加工中減少配料定額等。 這些短期行為最終會使酒店失去市場,因為它們不但沒有遵守顧客就是上帝的法則,卻公然在上帝頭上動土。
降低設備用品質量
為了迅速減小成本,低檔酒店尤其是流動資金不足的酒店往往喜歡在設備、用品上打主意。一般而言,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: 采購時,不是借助科學的市場調查購買物優價廉的商品,而是試圖用低價采購一般的設備或用品,以降低成本; 不注重設備的日常維護,致使設施設備提前報廢; 某些設備老化或信箋、服務指南等低值易耗品早已過時,卻不及時更新,最終影響了酒店的服務質量。
壓縮正常營業費用
一座大型酒店的營業費用一般有25項之多,其中,除了工資、折舊、大修理費、水電費、物料消耗等大額項目外,還包括宣傳促銷、教育培訓、勞動保護等多種費用。 在不浪費的前提下,上述費用的支出都是維持酒店的正常運轉所必需的,因而不能隨意削減。 例如,若不對客房、餐廳、車隊等部門的設施設備進行定期大修,在短期內的確可以降低經營成本,但從長計議必將使大量設備提前報損。 遺憾的是,不少酒店經營者由于追求短期政績等原因,偏偏采取了這種不明智的行為。
削減員工福利待遇
在開展成本費用控制時,酒店還容易步入另一個誤區——克扣員工工資或減少正當福利,以降低企業的營業費用。 如果酒店經營者抱有這樣的想法,那就徹底錯了。假日飯店聯號的創始人威爾遜先生認為,有幸福愉快的員工,才有幸福愉快的客人。 克扣工資福利不僅不能控制費用,還會導致員工把不滿的情緒帶到工作中,造成一些人為的浪費和額外的支出。更糟糕的是,員工的抵觸情緒會明顯降低酒店的對客服務質量。 以上的招數只能說指標不治本 只會影響酒店的長期受益 你的酒店,犯錯了嗎?